大家好,我是馬在飛的飛,之前參加 Open Space — Agile & DevOps 2022 議題討論,其中我丟出了這個問題想找到答案(因為公司是走敏捷外包的,想看看市場大不大)會議結束後我也有個答案和想法(個人意見),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先說結論: 台灣市場有需要但不急迫,但銀行業好一點,有比較急一點點點。
急迫來自於追趕,想像你是一間公司的老闆,沒有敏捷前公司還是一樣賺錢,那為什麼一定要導入呢?除非你的同業突然甩了你幾條街,然後過來拍拍你的臉說:老弟,哥就是用敏捷甩了你幾條街,就問你氣不氣?臉腫不腫? 這時你就會想拚了命導入,告訴你的主管們從今天起我們要敏捷,搞不定的就回家吃X,這就有急迫度了,但是~就又會是另一個問題:
舉個不恰當的比喻: 民末清初,八國聯軍就像敏捷一樣,讓中國和日本都被驚呆了,打怕了,現在兩國都有急迫度要學(打不贏你,就加入你,很正常的邏輯,沒毛病),但一個開始買槍買炮學武器(我們有檢討會,也有daily …),一個穿西裝帶手裱學文化(敏捷精神+框架),過了幾年後,差異就出來了,那中國怎麼辦?只好革命啦 ,所以說就算有了急迫度,就是另一個問題,有了錯誤的期待就會有錯誤的結果,當然如果能質變量變,量變質變,最終能活下來的終究還是好的,以上有點離題,個人意見。